茶修 茶文化 和静园茶修课堂
茶修 茶文化 和静园茶修课堂
学堂资讯
茶修 茶文化 和静园茶修课堂

第118期泡好·喝懂一阶课程回顾

发布时间: 2020-08-19

北京第二次疫情终于尘埃落定。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停课后,2020年8月19日,和静茶修学堂第118期《泡好·喝懂一杯中国茶一阶》课程,就在这样一个节点,再次开课。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111.jpg

结业分享中,王琼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:“疫情不仅仅让每个人重新审视自我,更让这个民族有了一个重新思考的契机。”

社会和时代在变化。在这样一个物质与生命凋敝的刹那,人们对于自我生命成长的诉求,呼之欲出。

学员们在分享中常提到,疫情中对自我生命的重新审视。将思考后的迷茫,求索于茶修,最终让学员们受益匪浅。

在和静茶修学堂,团队不仅教给学员们茶修的技艺,更是给予学员“无存在感”的陪伴。需要泡茶,水自然来;当你因深入内心而感动流泪,纸巾将默默送达你的手中。此处有的,不只是茶修的智慧,更是世间稀少的精神净土。

我们需要安顿,但却早已忘记安顿的法门。茶修之于个人,就是打开一条通道,连接生命原有的宁静。

一、精彩瞬间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445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450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458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503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514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517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1522.jpg

二、学员分享 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2543.jpg

源诗是互联网行业工作者,平日里作为领导的她,每日的工作是策划,复盘。她坦言,在互联网企业中,复盘时只有批判和指责,她也对此习以为常。而在和静茶修学堂,肯定与鼓励是这里的主旋律,这让她感到感动。

源诗说自己年轻时,心中幸福的图景,是很清晰的。而人生行至今日,却无法找回那确定的幸福感,得到的越多,越找不到幸福。

在四天的茶修课程中,源诗不仅喜欢上了茶,更是在行茶中寻得了安宁。其实,源诗的生活很幸福,只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对于平凡美好的觉知力已经被俗事埋没了。茶修不能凭空创造美好,却能让你的灵魂返璞归真,重新拿回对幸福的感知力。美好,其实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。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2812.jpg

思禹是118期中最小的学员,2001年生人。十三岁出国留学,她说自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些脱节。因为是四川人,旁人常以为她爱喝茶,会喝茶。但当一次外国友人为她泡了一杯家乡的蒙顶甘露,她除了一句“这是绿茶”,竟再无言可说。正是这样的经历,让她下定决心补一补传统文化。

在偶然看到王琼老师的书后,思禹心生仰慕之意,于是报名了“泡好喝懂一阶”的课程。四天的课程过后,从思禹分享时的笑容来看,她很满意。

王琼老师对于年轻的习茶者,颇有爱护之意。老师说,自己在思禹的年纪,远不如她矣。这个自立的女孩,能在如此年轻的阶段遇到茶修,这不得不说这份相遇是属于中国新生代的福报。茶修正如星星之火,在中国大地上传播。

微信图片_20210503123010.jpg

抖抖是茶馆馆主,与茶结缘的时间其实不短了。来到学堂,她获得了“抖抖”的昵称,因为她泡茶时手抖得厉害。

她真的很爱笑,正是这样的反差,让她显得十分可爱。可她在结课分享时,只几句就泣不成声:年轻时,一个疏忽让她永远自责,再也放不下心中的不安全感。

心病还需心药医。抖抖的生活很富足,表面看来或许羡煞旁人。但心底的伤却如海底暗流,无声中汹涌。茶人的觉知力最是敏感,班上许多人听到抖抖的经历,都开始流泪。

抖抖说,自己平时不向周围的人说这些心事,从来都是独自神伤,但今日她愿意向同修们倾诉。茶修对于心灵,就如同世外桃源。一群人,为了一项热爱,天南地北的赴约于此。“能量在心,技艺在手”,共修的心灵能量,或许是修复心中暗伤的最好药剂吧。

后疫情时代,社会飞速变化,人们的心灵无所依托。和静茶修学堂,不仅仅给予人泡茶的技艺,更包含了对生命智慧,生活幸福感,灵魂觉知力的开悟。

日日行茶,时时修持。于细微处见大,在一杯杯茶汤不同的表达中,从味蕾入手,提升对一切情感的鲜活感知。

茶修,既是个人的生命修行,又是当今时代的文化需求与精神供养;既是连接美好的纽带,又是传递智慧与能量的桥梁。

文章底部图片.jpg

茶修 茶文化 和静园茶修课堂
联系我们

24小时服务热线

18001212372


扫码关注我们